“轰隆隆”的马达声不绝于耳,迎着温润的春风,宁夏万众农业机械化服务有限公司的农机手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4月2日,在位于灵武市郝家桥镇沈家湖村的万众农业机械化服务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台台大“铁牛”在田里往来穿梭。
“今年我们要种植水稻1500亩,其中旱育直播水稻500亩,目前正在打耱,等平完地就开始播种。”万众农业机械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健说。
王健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共流转土地5000亩地,其中水稻1500亩、小麦1050亩、玉米17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750亩,并为周边30多户种植大户和1000多户小农户提供耕、种、防、收、销等托管服务3万亩。
“目前,农民种粮积极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王健说,这两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有很大的扶持作用,“有了政策扶持作我们的后盾,我们种田还是有信心的!”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春耕生产工作,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春耕生产、稳定粮食面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各地也推出一系列补贴政策予以响应。我区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对完成春小麦种植任务的县区进行一次性奖补,用于推广订单收购、良种繁育、绿色种植等。同时,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制种大县奖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项目资金,将社会化综合服务、绿色高质高效、有机肥替减化肥等项目资金向承担春小麦种植任务地区倾斜,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银川市各县(区)对辖区内春小麦种植给予100元至150元资金补贴;吴忠市各县(区)、沙坡头区、贺兰县、原州区在落实自治区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每亩再增加补贴50元至200元;平罗县整合小麦原粮储备补助资金与种植补助资金,将小麦种植每亩补贴资金提高到210元;惠农区、海原县等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调进小麦、大豆种子,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补贴,补在了咱粮农的心坎上,补在粮食生产的刚性需求上。我今年种植的1050亩小麦,每亩地有200元资金补贴,7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可补贴300元。”在机车轰鸣声中,王健说,“加上托管补贴,今年粮袋子、钱袋子都会鼓起来。”
指着地里穿梭的旋耕机,王健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共有28台拖拉机、15架无人机、3台收割机,从耕到种,从防到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且所有机械都安装了“智慧大脑”,农机每天的作业量、作业质量、作业区界等相关数据都会通过网络传送到智慧平台室,坐在办公室拿着手机便可监控作业现场:“我们这些农机具都享受了农机补贴政策,少则几千元,最多补贴8万元。”
王健说,忙完这茬活,就要开始着手种植玉米了,听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也有补贴,他准备这两天就去订购两台机具。(记者 张瑛 文/图)
无人驾驶机具在平田整地,准备种植水稻。